选材
选材,就是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,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中心,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。
一、从 生 活 中 寻 找( 做 生 活 有 心 人 )亲身经历、 亲眼所见、 亲耳所闻的 校园生活、 家庭生活、 社会生活
二、从 阅 读 中 挖 掘( 历史 → 著名的人 做 物和事件 阅 读 文学作品→典型的形象 有 及经典的描写 心 人 报刊杂志→人物及故事 )
三、从 媒 体 中 感 悟( 做 媒 体 有 心 人 )电视—→新闻、民生、 焦点访谈、感动中 国的人物等。 网络—→关注时事、社会 热点以及各行各业 的风云人物。
选材原则
首先,咸余老师提醒所有孩子,选材是为了整篇作文的中心服务的,好的选材要能够凸显中心并且能够让人觉得深刻,眼前一亮,那么,选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呢?
1.选择真实的材料选材要真实可信,不能胡编乱造。一是故事的真实。文章中的真,并不是客观生活的实录,而是经过提炼、升华的真实,是一种艺术上的真,是一种符合逻辑的“生活中的可能”。要认真选择那些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、动人镜头、感人画面。二是感情的真实。比如有的同学写老师关怀学生,总是写下雨了,老师借雨伞雨 衣给学生,自己淋着雨回家;或者自己病了,老师冒雨 有些还被刻意夸大渲染,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,连自己来给自己补课,自己很感动。这些材料经常被滥用套作,读了也觉得不妥,这就是感情不真实。
2.选择细小的材料很多同学觉得小事没有意义,不值得写。可是,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“有意义的大 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“小”事,深入挖掘,事”可写。其实,只要认真观察生活、体验生活, 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。如都德写爱国主义这个大的主题,却只是写了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上学路上与在学校上课的见闻。(《最后一课》)
大材料 (大的事件、大的场面、人的复杂经历……)运用得当,能够很好地表现主旨,反映时代风貌。但我们初中生很难把握这样的大材料,且初中作文篇幅短小,也难运用大材料。因此,我们应善于选择小材料,表现大主题,达到“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”的效果。3.选择新颖的材料围绕 “母爱”这个主题,你选择哪些材料?
1.我在学校生病了,委屈地跑回家,母亲说: “学校条件太差了,就在家治好了再去上 学!”
2.我跌倒了,母亲没有扶我起来,却说: “你是个勇敢的孩子,自己跌倒自己爬起 来!”
3.我悄悄把别人的文具盒拿回家,母亲看见 了,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,然后要我连夜送 回别人家去。
4.母亲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偷,不顾个人安危, 把他扭送到派出所去了。
5.母亲从不私拆我的信件,也不干涉我的交 往,但却经常注意我与什么样的人往来。
1.虽然是母爱,但是母亲的溺爱不是我们应该选的 题材,所以不能选。 2.围绕中心,而且深刻。母亲独特的爱,是一种新 颖的爱的方式,多下笔墨能成为好的材料。 3.题材虽然是母爱,但太多人写,写不出自己的特 色。 4.与母爱无关的材料,实际该材料是说的母亲见义 勇为。 5.母爱的一种既尊重孩子,又关心孩子的新材料, 很少有人写,此材料容易得高分。
有人说: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,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庸才,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蠢材。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重要。作文选材也是如此,只有选择 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的新颖材料,才能给人审美的愉悦,才能给人全新的启示。4.选择深刻的材料选材实践:学生以 “旅行”为话题进行选材。如果如何提升立意?材料一:暑假时你的父母带你来到青海散心,你们看到了美丽的青海湖,看到了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。你们或拍照留念,或在花海穿梭嬉戏,如痴如醉,心旷神怡。大自然真是美好,带给我们无限快乐。材料二:家乡的油菜花开在春天开在四月,我从来不知道在青海湖,在七月份,竟然还能欣赏到如此醉人的春花。七月的油菜花对于花期来说,它已经迟到了。但是它的色彩与芬芳,与春天的花相比毫不逊色,甚至更为浪漫绚烂。其实,花与人同理,也许人生的花期早已过了,但只要心中还有梦想,那么就继续奔跑,去努力追赶梦想的春天。如同那些迟到的春花,怒放在山谷高原。明确:第一则材料表现了自然的美好,立意健康,但不够深刻;第二则材料通过油菜花开花时间的对比升华为新的主题———每个人花期不同,就算错过开花的时间,也应该继续奔跑努力,去追赶梦想的春天。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说:“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。”从一粒沙里可以看出整个世界,一朵花就代表一个天堂。其实,大自然是充满灵性的,充满人生的启发。眼睛只能看见风景,用心才能发现生活的意境和哲理。鲁迅先生曾说 “选材要严,开掘要深”,就是指材料中蕴含的立意要深刻。深刻的材料往往能给人以不尽的思索,强烈的震撼。小结:今天,我们学了记叙文选材的四个要求:选择 “真实”的材料,选择 “细小”的材料,选择 “新颖”的材料,选择 “深刻”的材料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,对材料进行精心地组织,小心地遴选,细心地鉴别,力争在生活的海洋中采撷到绚丽夺目的珍珠。加工原则作文材料的剪裁加工,主要包括取舍、详 略、组织等基本环节。
1、取舍,是指根据文章中心思想表达的具体 需要精心选择合适的材料。精心选择,应以 求真、求新、求精为准。
2、详略,是指表述材料、说明观点时用笔的 轻重、繁简。确定材料的详略,要根据文章 主题的需要,与文章主题密切关联的,当详; 联系不紧的,可略;毫不相干的,则删。
3、组织,是材料的组合,是根据材料的性质 及其相互关系,将材料合理地归类使用。
选材误区
1、“空”。 “空”就是空洞,内容不充实。这类作 文往往没有具体的事件、人物,表现出来就是“流水 账”。
2、“同”。 “同”是“雷同”,这类作文所写的内 容、事件、情节结构以及人物的活动表现,往往和一 些作文相同或相似,所以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,凡 是“雷同”的作文,都是“旧的”“假的”作文。
3、“大”。不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,从身边小事中去 感悟生活反而喜欢写一些大事件、大场面;写起来没 有一个具体的中心事件,而是泛泛而谈,只能令内容 空洞,情感苍白。
4、“假”。有些题材脱离了生活实际,也让人觉得很 假。比如说“车上遇扒手”、“路边见义勇为”,编 造离奇古怪的网络故事等。
01
记叙文范文
身边的正能量
仰首黑板,低头作业,初三的日子平淡而机械地滑过。驻足陈思,身边总有一些小事在不经意间滑过, 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心潮湿柔软?
一个背影
在阶梯教室上完课,心急如焚的同学们顾不得礼貌,“轰”的一下冲出教室,凌乱的身影给教室平添了几分狼藉。这时,偌大的教室只余下他一个人。只见他将凳子一张张推到书桌下,收走抽屉里的纸花,那么稳重,那么井然有序。落日的余晖映着他脸上淡 淡的笑容,勾勒出一副金色的油画,平和怡然。教室恢复了原貌,他轻轻带上门,向着夕阳走去?? 在我们安享舒适时是否还记得那些背后默默奉献 的?那些正能量?
一曲欢歌
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新房,踏出电梯,欢快的 歌声扑面而来。正在诧异时,只见两个装修的油漆工边唱歌边认认真真地刷着墙,一遍又一遍,墙壁光滑 如镜、洁白如雪。他们的头发上、衣服上溅满了白色 的斑点,却依然不亦乐乎。能将辛苦劳累的工作干得 如此快乐、如此诗意盎然,让我感动不已。 在我们抱怨学习时,是否记得那些乐于工作的人? 那些正能量?
一抹亮色
阴霾的天气,我和母亲驶入加油站。小伙子大声 指挥者“请倒车”,标准得手势,洪亮的声音,是我 不禁融入这激昂的乐调中。“请问加多少?”小伙子 礼貌地招呼着我们,一霎时,心情也随他橘黄色的工 作服一般明亮鲜艳起来。是啊能将一件小事干得有声有色,尊重职业,认真工作,这样的人最美丽。 在我们前途迷茫的时候,是否记得那些忠 于职守的人?那些正能量? 让我们一起感悟, 传递正能量,让身边的世界温暖如春。
老师总结本文语言质朴平实,围绕“正能量”选取了发 生在自己身边的三件典型事例:同学默默收拾教室, 从事装修的油漆工人认真快乐地粉刷墙壁,加油站的 小伙子热情服务。每件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,真实 可信,新颖典型。同时,三个素材涵盖了学校、家庭、 社会三个场景,既有深度又有广度。作者在运用这些 材料时,采用并列式加工组合,按照描述画面、扣题 议论的形式来剪裁,结构整齐,中心提出,在选材和 加工方面的确值得借鉴。02
范文2
这不是一件小事
时光之箭射落岁月的枯枝败叶,朦胧的往事氤氲在 澄澈的香茗中,细细品味,慢慢啜尝,才能感受到那最 细微的味道,那最不同寻常的“小事”,青绿的杯中依 稀是那个冬日的画面。 犹记得去年的一个冬日,下了晚课已经夜色茫茫。 孤零零的我孤独地走在凛冽的寒风中。突然,拐弯处一抹黄晕的灯光吸引了我,只见一个小小的玻璃货架,摆 满了晶莹剔透的糖球,红艳艳的像跳动的火焰。 我不禁停住脚步。“小伙子,很冷吧?要个什么样的?”卖糖球的是一位老大爷,虽然面容苍老,但语气 和蔼可亲。我挑了一串最大的,把钱递给他。冬天的风 刺得脸颊都疼了,我还是扬起僵硬的嘴角,给大爷一个粲然的微笑。正在找钱的老人双手微微颤了一下,黝黑的脸上 透出欣喜,诚恳地说:“小伙子,你真好!多少年了,没有人愿意对我这个糟老头子笑!”灯光下老人的皱 纹舒展得如卡房的菊花,苍老憔悴的面容顿时生动起来,微驼的背仿佛也挺直了些。我不知道这位老人经历过什么,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,可我知道此时此刻 的他很幸福。转身欲走,老人喊住我说:“小伙子, 可不能空着肚子吃,伤胃啊!”我笑着道谢,心中滑过温暖的轻风,身体也不再瑟瑟发抖。 迎风疾行,感觉自己不再孤单。我突然明白,原 来人生就是一场电影,你的一颦一笑,都关乎“大结局”的好坏。在茫茫人海里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拥 有一颗细腻的心,在擦肩而过时,送上一个微笑,一 句感谢,一点关切,就会给别人带来莫大的幸福,同 时也给自己一份温暖和喜悦。时光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流逝着,经历过,成长了。 轻轻吹着这杯香茗,涟漪洗濯着往事的尘埃,只有经 历过这些不同寻常的“小事”,才能咂摸出生活得美 好滋味。
简评:
本文选材新颖别致。作者跳出父母与子女、老 师与学生、朋友之间这些关系的俗套,记叙了寒冷冬 夜放学路上,自己送给卖糖球的陌生老大爷的一个微 笑,以及这个微笑带给他的幸福。可谓另辟蹊径,引人入胜。同时,作者紧紧围绕中心,剪裁合理,略写 天气、糖球、我的微笑,却用大量笔墨从语言、动作、 神态等方面,细腻地刻画了这个微笑带给老人的幸福 感,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发“送上一个微笑,一句感谢, 一点关爱”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,也能收获温暖的主 题,详略得当,中心突出。03
咸余老师认为,选材还有很多讲究,比如选小角度不选大主题,以小见大;选新不选旧,选真不选假,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,选家庭生活也尽量不选写作业或者解数学题,这样的校园作业生活题材很难脱颖而出哦!写作 注意选材
1.选材要真实
2.选材要细小
3.选材要新颖
4.选材要深刻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